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民国期间火车动辄运行几天几夜,因此吃饭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民国火车设有餐车,食品则大都是西餐。1924年周作人坐火车从北京到济南,他写道:“火车里吃的是大菜”.“大菜”就是西餐。翻看民国铁路餐车,大都是西餐,如三文鱼、沙丁鱼、牛扒、咖喱鸡饭、番茄鸡丝饭等等;酒水也是西式的,如威士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张恨水的小说《沪平通车》里,主人公胡子云在火车上偶遇一位独行美女,对其大献殷勤,请人家到餐车吃饭。结果拿过菜单来,一个字都不认识,大煞风景。
西餐制作相对方便,也比较卫生,因而成为早期铁路餐车的主流。1933年,铁道部指出:“查各路客车对于乘客饮食大都仅备西餐一种,非但价格过昂,贫苦者无力享受。而食品用具多属欧化,并非我国一般人民之所素习。”为此,铁道部特意制作了一份中餐菜单,发给各大铁路局,要求一个月内筹备完毕,并开始实行,不得玩忽。此后,中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国火车里。
对于三等车乘客来说,西餐中餐跟他们关系都不大。因为民国铁路有规定,三等车乘客不能进餐车,而且餐车里的饭很贵,就算能去他们也大都吃不起。三等车乘客的火车食物大多是自带干粮,或者向沿途各站小贩购买。
小贩是民国铁路线上的一个独特风景。着名作家柯灵写道,每当火车停站时,“小贩紧抓住这短促的机会,托起木盘,扬起喉咙,反复高喊夸耀食品的警句,殷勤向旅客兜售,让他们在寂寞的旅途中间,尝一点异乡风味,同时听一点异乡的叫卖声。”在作家的笔下,小贩已经成了漫漫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
早期的火车站月台没有栅栏,小贩可以自由进入月台兜售食品。周作人回忆1906年坐火车:“在车窗口买到许多东西乱吃,如一个铜子一只大雅梨,十五个铜子一只烧鸡之类。后来在什么站买到兔肉,同学有人说这实在是猫,大家便觉得恶心不能再吃,都摔倒窗外去了。”可见,找小贩买吃的固然方便,食品安全与卫生却很难保证。
上世纪20年代以后,各大火车站相继安装了栅栏。铁路开始统一整顿小贩,包括发给执照、限定人数、设定地点、统一着装、不得出售腐败不洁食品等。对于栅栏外的小贩,则听其自便。由于民国火车实行不对号入座,独行的旅客怕别人占位子,中途一般不敢下车购买,只能坐在车里买。这样一来,栅栏外的小贩生意大受影响。
巴金是个常旅行的人,他的总结是:坐火车找小贩买吃的是一件最平常的事。坐一趟火车,沿途各地的风味尽可以尝个遍。这使得民国火车上的吃饭,热闹而丰富,让很多人回味不已。不像现在的火车,一路走来,车厢里弥漫的大都是方便面的味道。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