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被后来的坊间百姓和艺术家“艺术加工”成为奸臣,也许除了他因蹴鞠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还有就是因为他贪赃枉法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揭发过。《靖康要录》记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高俅在掌管禁军时,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以至在金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溃败,高俅不仅难辞其咎,而且罪不容诛。
高俅并非死于梁山好汉之手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虽没有对高俅死因的描写,但俞万春所着的《荡寇志》(《结水浒传》)将这个大奸臣的结局写成死于梁山好汉之手,让后人看了觉得大快人心。在《荡寇志》中,高俅因为犯事被贬到沧州,雷横、朱仝得到消息后迅速打下沧州,杀了高俅,并将高俅的人头带到梁山上送与林冲。但是在历史上,高俅却并非死于梁山好汉之手,而是于靖康初年病死于开封。
靖康元年,宋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会合。在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宋徽宗等人继续南下,高俅以禁卫三千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当时,随从宋徽宗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诛杀,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高俅恰恰是因为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的下场,没有遭到诛杀。
关于高俅之死,南宋学者王明清在《挥麈后录》中记载: “靖康初,佑陵南下,俅从驾至临淮,以疾为解,辞归京师。当时侍行如童贯、梁师成辈皆坐诛,而俅独死于牖下。”此外,《宋史·李若水传》中也曾提到高俅病死于靖康元年(1126)。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