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土的朱红杯纹罗
“当人们对历史感到困惑的时候,考古总会给人以惊喜。”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正是这样一个“给人以莫大惊喜”的考古发现。1972年是中国丝绸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它开创了中国丝绸考古的新天地。
这座西汉地下丝绸宝库的发现,纯属偶然。七十年代初,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当时全国正掀起一股挖洞备战的热潮。由于马王堆是长沙这片水乡泽国难得的一片高地,便被湖南军区所属一医院相中,准备在此兴建地下病房和地下手术室,以供日后战争的需要。1971年,医院在该地施工不久,便发现了这一墓地。
1972~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西汉墓,共分为一号墓、二号墓和三号墓。其地理位置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距市区约四公里。马王堆是西汉轪侯家族的墓地。二号墓的墓主是《史记》中记载的轪侯利苍(葬于公元前186年)。他早年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汉农民战争、楚汉之争,汉初因功升任诸侯王国——长沙国的丞相,汉惠帝时被封为轪侯。三号墓的墓主是利苍之子(葬于公元前168年),与其父一样,他也是一位武将。一号墓的墓主则是利苍之妻(葬于公元前163年),名叫辛追,是三人中埋藏时间最晚的一位。
在三墓中,二号墓早在唐代被盗,三号墓因白膏泥密封不严,墓主仅存尸骨。只有一号墓不仅规模最为宏大,且保存也极为完好。该墓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构成。从墓口向下,有四层台阶,墓室正中放置巨大的棺椁。在放置棺椁以前,墓底先铺垫15厘米的白膏泥。棺椁的上部及四周填塞约1万多斤的木炭。在木炭外面,再填有厚度为1~1.3米的灰色白膏泥。由于木炭和白膏泥将椁室紧紧包住,使椁室与外界隔绝,基本构成了一个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的环境,从而抑制了生化等方面对物质的损坏作用,使椁室内的尸体、葬具以及大量的随葬物品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马王堆之所以名满天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土了一具历经两千年而不朽的西汉女尸。
据《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记载,这位丞相夫人出土时,可谓花团锦簇,煊赫一时。脸上覆盖着酱色织锦和素绢,两手紧握绣花绢面、盛满香料的香囊,手上还有一付绣有“千金”字样的“信期绣”手套,足穿绢袜和青丝履,内穿“信期绣”罗绮丝绵袍,外套细麻布单衣,然后从头到脚包裹着各式丝麻织物共18层,横扎9道丝带,最后覆盖工艺精湛的敷彩黄丝绵袍和“长寿绣”绛红绢绵袍各一件,一共是20层包裹。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厚葬了。
马王堆纺织品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格外注目。尽管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但党和国家领导人仍十分重视这次发掘,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不但提出怎样保护的具体指示,甚至亲自指定发掘领导小组的成员。国家文物部门还集中了国内最有影响的专家、权威对马王堆彩绘帛画等展开讨论。并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出国举办出土文物展览,使马王堆汉墓蜚声中外。
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数量极大,仅一号汉墓内出土的纺织品和衣物就多达200余种。墓内的竹笥中盛满了各类纺织品,有平纹的绢、缣、纱;绞经组织的素罗、花罗;斜纹的绮、锦、绒圈锦;袋状组织的绦带和彩绘印花纱。成件衣物58件,且有遗册相随,其中有:衣裙、鞋袜、露指式手套、丝锦袍、香囊、绣枕、镜袋、瑟衣等汉代贵族生活起居用物。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质量之高,都是过去罕见的,由于入葬年代距汉朝建立仅几十年,为汉初丝绸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这件轻薄如纸的素纱襌衣是一种没有里的单衣,以华美的绒圈锦作为衣襟的贴边,一般穿在长袍的外面。这件国宝级单衣仅重49克,充分体现了西汉高超的缫丝技术。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达不到它的重量。
几种属于经二重提花物的绒圈锦也非常令人称道。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纹样极具立体效果,外观华丽。在墓中出土的衣物中,主要用于衣衾的贴边、瑟衣、竽衣和绣枕的两侧。从图案上看,这种锦其实是双色的大几何纹作地,高圈的散点几何作花的两个层次的结合,一明一暗、一主一次,风格一致,上下呼应,显示了当时高超的设计水平。
马王堆出土的“朱红杯纹四经绞罗”代表了汉初织制绞罗织物的高超技艺。杯纹(文)的记载首见于汉代文献《释名》:“绮有杯文者,因其形如杯而称为杯文。”当时的耳杯为椭圆形,两侧带耳,方便手捧。将之反映到丝织品的纹样上来,耳杯的圆弧则变成了直线。从战国至西汉初年出土的墓葬,尤其是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掘的绮织物(一种在平纹地上起花的织物)和罗织物来看,其中大量的由对称锯齿骨架组成的几何纹样,可能就是当时所称的杯纹。出土的这件朱红杯纹罗,用的是四经绞地上起二经绞花的复杂罗结构。这种结构的罗始创于商代,在战国、秦汉时得到广泛应用,并一直流行直到唐宋时期。用以染色的朱砂是采用先进的研磨技术将其制成极细的颗粒,再敷在织物上的。十分可惜,四经绞链式纹罗与这种朱砂染色技术如今已经失传。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茱萸绣”等等。这些绣品所使用的绣线多达14种,每件分别以3~5色丝线用锁针满地绣出转折复杂、组合自由的变形云纹和花叶纹,配以绛红、朱红、土红、土黄、豆绿、蓝等色彩,形成了庄严而富丽的艺术效果。“信期绣”绣品的图案中有云彩、花草、写意的燕子,使人联想到明媚的春光和万物的生长,表达了汉人祈求幸福生活与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信期绣”线条细密,轻云舒展,枝蔓卷草,连绵不断,很有后世缠枝花纹的艺术风格。在这些绣品中,最为粗犷和气势磅礴的则属“长寿绣”。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