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不好干,要应付驻军、要对付土豪劣绅、要解决财政困难,发展地方事业就顾不上了。大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为,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被更换掉了。当时,甘肃的县长任期非常短,武都县38年间换了37任县长,张掖县从1924年到1949年,换了23任县长。
县长更换频繁的原因,既有岗位压力大的原因,更多则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安徽人张广建督甘时,大肆任用同乡。曾来甘肃游历的林竞,在一墙壁上发现了一打油诗:“百姓见官称大人,淳朴犹如葛天民。勿怪闻操皖音者,惊惶混似见天神。”等到朱绍良任省主席时,又在甘肃大肆安插闽人,真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县长任期短,掣肘多,一些县长同流合污,应付差事。《西北日报》曾报道过县长卸任难的事件,这事发生在庄浪县,当时县长大肆侵吞公款,等卸任时,无法交清账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让科长逃跑,这样他就可以金蝉脱壳,嫁祸科长,从容脱身了。谁知,科长逃到半路上,却被民众堵住。无奈中县长只好自己逃跑,结果又被驻军堵住。过了几天,这位县长再次越城而逃,谁知没有走多远,又被民众抓获。当时,报道的题目就是《方清昶卸任难,两次潜逃均被挡回》。
人们曾说民国时期的县长:“受多头长官的指挥,拿着比银行工役还低的官薪,指挥着半饥半寒的职员,负着无所不包的任务……”
民国是混乱的年代,乱世中很多事情,呈现出一种畸形。县长难为,也只是这个乱世的一个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