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甘肃嘉峪关新城镇方圆13平方公里戈壁滩上的1400多座魏晋时期古墓葬群,其地下砖壁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保存完整,“重现”了1700多年前河西走廊古丝路风貌,素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之称。
“魏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留下的历史文献稀缺。而富饶的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当时‘中原人’的最佳避难所。魏晋墓的出土,为研究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是后人了解该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的重要载体。”嘉峪关魏晋墓保护研究所接待部负责人卢晓玲介绍,嘉峪关境内的千年魏晋古墓,起初由当地一位放羊老人在1972年通过盗墓洞发现。
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彩绘《驿使图》,客观记录了当时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嘉峪关魏晋墓保护研究所 摄
1972年至1979年,考古专家陆续在此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有砖壁画。砖画上有播种扬场、牧马放羊、烫鸡宰牛、蒸馍烙饼;还有佳人轻歌曼舞、妙龄女孩的梳妆盒;更有农女采桑、胡人烤羊肉串儿……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无不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细节和稳定安逸的生活场景。
“戈壁绿洲辛勤劳作的普通农民和牧人、乐师、屠夫、厨师、车马夫、婢女,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人都成了魏晋壁画墓的主角。”卢晓玲解说,出土的砖壁画画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驿使图》。
砖壁画《驿使图》画面上,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飞奔传递。这幅《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又如《采桑图》中,鲜卑人频繁出现,并且扮演保护蚕桑的角色,这反映了当时的乡土风情,也说明庄园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分工。另外,鲜卑本是游牧民族一直居无定所,壁画却刻画其从事农业活动,与汉族人民共同生产劳动,和平相处,因此这些壁画成为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证明。
卢晓玲说,在嘉峪关魏晋墓中,古代艺术家从不同视角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运用不同手法勾勒出华夏文明的丰厚底蕴,是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缩影,该墓群于1981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户单位。
该所联合敦煌研究院对墓室的湿度、位移、二氧化碳进行监测,破解了此前保护中面临的砖壁画的脱落与氧化等难题。在春秋两季,该所还集中向周边民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目前已有民众自觉充当管理员。
如今,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作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张名片,每年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人们借助画面“重回”古丝路,嘉峪关魏晋墓保护研究也启动了旺季景区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保护这些千年魏晋古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