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新中国自建立高考制度以来,送考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
公社用拖拉机送农村考生
自1952年新中国建立高考制度以来,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一直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将其看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早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高考也被赋予了“计划”色彩,让谁报名、报哪所高校,多由老师来做主,包括送考,也是老师代劳。据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位“40后”老考生回忆,当年他的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高考的正日子,老师把他们送进考场后,在外面从头等到尾,临了还会询问答卷情况。至今他都记得老师听完他复述语文作文内容后拍着他肩膀说的那句话:“你没问题啦,肯定能考上!”
受“文革”影响,高考中断了10年,直到1977年重新恢复。那一年高考,是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考试,考生达15.89万人,在新中国历史上罕见,全社会高度关注,送考甚至动用了政府资源。据本报1977年12月15日2版《考场见闻》一文记载,每个考场的校园或门前,都有几百辆自行车整整齐齐地停放在那里,由专人看管。各校普遍设立了小件物品存放处、医务室和饮水处,商业部门还在考场附近开设了小卖部,供应食品、文具。在农村,有些考生的家离考场较远,公社、大队专门用拖拉机接送。考生们非常感激地说:“一人考试,十人关心,校内校外,都来支援……”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考点安排相对集中,导致部分考生去考点的路途有些“遥远”,需要送考。据本报1983年7月14日1版《本市高考准备工作就绪》一文报道,当年教育部规定全市各郊区、县的考点全部设在县城,为保证考生顺利参加三天的考试,相关区、县的有关部门想方设法为考生解决食宿问题,有的区、县开放旅馆、招待所和一些中、小学校舍供考生住宿,有的区、县安排了考试期间接送考生的专车。
“场外更比场内热”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高考继续牵动着考生家长的心,送考热度持续不减。
高考正值酷暑,但考场外似乎比考场内更热。本报1992年7月9日1版刊登的文章《场外更比场内热--高考场外见闻》写道:考生进入考场,家长们却不肯散去,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大倒送考苦水。一位开车送儿子赴考的家长埋怨着,“坐公共汽车怕慢,骑自行车怕坏,自己找车送来,孩子又晕车了……”很多家长一直等在考场外,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他们才举着酸奶、汽水、雨伞、扇子接走自己的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太重视高考了,每年都有不少家长为考生保驾护航,送考者中有的是父母,有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或双双陪同,或一家几口齐上阵,使得送考者人数早已超过考生人数。除望子成龙、爱子心切等原因,还有一部分家长当年出于各种原因错失高考良机,所以他们把给孩子送考看成“补上当年高考这一课”.本报1997年7月8日1版文章《“老三届”的心愿》就提到,1997年高考头一天,北师大二附中考点门前挤满了几百名等孩子的家长,其中有一名在外地工作的王女士,就是因为当年离开北京去了兵团,为了赶上送儿子考试,她特意提前一周乘飞机赶回北京。
毫不夸张地说,家中若有高考考生,送考就成了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大问题。本报2001年7月13日14版刊发的回忆文章《在高考的日子里》,生动记录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普通考生家庭关于送考的纠结:虽说我家到考场只有五六站地,但是中途要换一次车。如果乘公共汽车路上遇到堵车就麻烦了。考场注意事项明确规定,迟到20分钟就不准进入考场,岂不误了大事。父亲的意思是“打个车去吧”,母亲坚决反对,说如果遇上堵车,出租车同样也到不了考场,万一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更急人。再说打个车去考场,也会给女儿增加思想压力。于是父亲主动请缨,要骑自行车带我去考场,母亲还是不同意。说早晨路上人多车多,既不安全又违反交通规则。最后母亲决定全家三人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共同去考场。这样即使中途有一辆自行车坏了关系也不大,准能正点到考场……
迷糊考生打“警的”转场
进入新世纪,高考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送考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据本报2001年7月7日5版《预定的士踏实赶考》一文记载,当年高考,不少考生家长因为担心乘公交车耽误时间,考试前几天就早早地把出租车定好了。来自北京出租汽车调度中心的数据表明,截至那年高考头一天,该中心2000辆配备GPS定位系统的出租车已被考生家长定出近1500辆。
其实,社会各界都在为高考送考开绿灯。
2005年,一些单位联合发起向社会征集接送高考考生的活动,凡是有考生的家庭或者愿意为考生服务的私家车可以领取“免费送考”证明标识,高考期间,北京地区考生凡遇到前挡风玻璃上张贴有“免费送考”标识的任意一辆汽车,均可凭借准考证免费搭乘。活动发起不到一天,就有158辆车注册为“爱心车”.(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5版,《逾百车主申请“免费送考”》)
为了助力送考,交管部门每年会专门制定高考期间交通保障方案,在部分考点门前道路适时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同时协调考点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有的交通队自制了“高考考点最佳行车路线图”,方便家长找考点和停车位。(2007年6月6日《北京日报》8版,《高考时段考场周边限行》)再往后,交管部门还从政策上开了绿灯,允许高考送考车辆不受五日制出行限制,即使被电子眼拍下,事后车主可持准考证(含复印件)去执法站说明情况,免予处罚。(2009年6月8日《北京日报》5版,《送考车辆不限行》)
事实上,还有不少迷糊考生走错考点,他们情急之下打电话向民警求助,多数都打上了“警的”转场,没有耽误考试。这些案例,几乎每年都会见诸媒体。
高考进行时,出租车司机也参与到爱心送考公益活动中来。按照本报2010年6月7日5版《200辆出租车免费送考生》一文所说,当年高考,超过10家出租汽车企业自发开展爱心送考公益活动,200余名出租车司机或定向或随机免费接送高考考生。
送考神经要不要绷得这么紧
高考送考,引发了父母请假陪考、的哥免费送考、执法部门全员护考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高考钟点房、高考营养餐等“考生专供”应运而生,甚至连高考当日让市民减少出行的呼吁也此起彼伏……人们开始反思:在高校扩招多年、高招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考送考的神经还要不要绷得这么紧?
本报2012年6月9日6版刊发的文章《教育专家建议:招考分离为高考减负》写道,当年本市高考考生达到7.3万人,宁肯耽误工作也要送考的家长达到数万人之多。四场考试,很多家长一场不落地守在考点外。全社会的关注令考生感到压力,甚至更加焦虑。
高考考生是否应独自赶考?2015年6月8日,本报6版发表的文章《高考是否应独自赶考?》,从不同角度报道了家长、考生和老师的心声。家长坦言,送考主要是担心途中不畅,“万一遇到堵车,害怕孩子处理不好”,若家离考点太远,会考虑提前在酒店租房。考生们呢,多数不排斥送考,但也有少数人比较介意,“候考时,爸爸给我买了红牛、脉动和矿泉水三种饮料,问我喝哪个,还反复叮嘱我各种注意事项,反倒让我更紧张。”一位考生说。
教育专家分析,高考引发社会过度焦虑,主要是“一考定终身”造成的,“全员护考,说是为考生提供服务,但传递的其实是焦虑情绪。”
广渠门中学副校长邢颖认为,高考完全应该让考生独自应考,因为这种考试不止是知识的考量,更是成长的标志。很多孩子都愿意独自应对,可惜很多家长不愿也不敢放手,其实心理上长不大的是家长。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郝又明也认为,家长送考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第一次经历高考,很多孩子会特别紧张,家长还跟在后面叮嘱个没完,反而添乱,“有本事的孩子应该拍拍胸脯自个儿进考场,家长租饭店的做法最应该批判。”
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家长送考未尝不可,因为接送是陪伴,也是一种鼓励。到底要不要送考,得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