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国老人正在制作泥人。
▲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
竹篮寨的泥塑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竹篮寨的泥塑达到鼎盛,当时全村40多户人家家家制作泥人,产品远销陕西汉中及近邻天水、成县等地。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泥人制作传人越来越少,面临失传的境地。
民间泥塑
竹篮寨位于成县抛沙镇东北角,四周高中间低,以前周围竹林茂密,形似“竹篮”,因此得名。这是一个70户人家210多口人的小村子,曾经是成县有名的泥塑之乡。
初春时节,恬静的乡村,麦苗清香,万物葱郁,一股泥土味迎面扑来。3月26日,记者来到泥塑老艺人赵维国家。“这些都是去年腊月和今年正月做的。”赵维国的老伴从屋角提出几个竹筐,里面盛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剥去包裹,记者目睹了盛传已久的“竹篮寨泥塑”:胖娃、鸡公、羊哨、麒麟等品种多样,色彩明艳,造型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竹篮寨盛产优质黏土,柔软细腻、粘性好,不易皲裂,是做泥塑的上好材料。正是这些黏土,造就了竹篮寨一代又一代民间泥塑艺人。
赵维国比划着说,制作泥人的主要原料有黏土、模子、白土、膏子(一种植物染料)、皮胶、竹子、棉花,备好料后要经过取土、和泥、制坯、粉胚、装彩等多种工序。当地人把竹篮寨泥塑作品统称为泥人或泥娃娃,取材于神话题材的胖娃是竹篮寨最为传统、影响最大的泥人作品。
竹篮寨“泥娃娃”有泥货和窑货之分,泥货是直接用模具翻制,晾干后涂彩成形,以公鸡、狮子、老虎、憨娃打肚等系列作品及《十二生肖》为代表作。窑货则是用和好的胶泥捏制晾干后,再烧制涂彩,以单件作品为主,有羊哨、狗哨、马哨、鸽子哨等,这些作品相同的特性是装上做好的竹笛即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辉煌历史
成县文化馆馆长张建文介绍说,竹篮寨泥塑独特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写意手法,其作品造型简洁、饱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作品将夸张与写实统一,充满生机和情趣。其次是重彩不重塑,对作品色彩特别强调和重视。作品上彩时讲究反差对比,如绿配红、黄配蓝等,再加上留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三是着意刻画憨稚拙朴的形象。
竹篮寨“泥娃娃”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宋代。根据成县博物馆收藏的1988年在支旗乡北山村闫河畔出土的宋代三彩陶俑、1994年在成县水泥厂附近发现的宋代窑址与竹篮寨相隔不到两公里分析推断,当时的成州(今成县)经济相对发达,手工业繁荣,民间艺人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从古陶和泥塑的外形和色彩成分上看,有相似和借鉴关系。
在一些健在的泥塑老艺人的记忆中,竹篮寨的泥人艺术曾经辉煌一时。老艺人赵和璧说,他小时候也很喜欢捏泥人,父亲及村里的一些老艺人告诉他,竹篮寨的泥人曾到处赶庙会,一些艺人和外地商贩把泥人卖到了麦积山、汉中、宝鸡、定西等地。每逢庙会前夕和腊月,外地商贩就聚集到竹篮寨来批发泥人。解放前,成县一个商人在新疆的亲戚家中发现有竹篮寨的泥人,可见当时竹篮寨泥人流传范围之广。赵和璧还说,在解放初期,当时村里40多户人,几乎家家制作泥人,一些作品在省地展出后引起了轰动。在这一段时间里,也涌现了一些技艺精湛的艺人,是竹篮寨泥塑的鼎盛时期。
亟待保护
然而,近年来,竹篮寨的民间泥塑艺术逐渐陷入困境。随着老艺人的陆续过世,一些独特的手艺逐渐失传。同时,现代工艺玩具大规模出现,也冲击了竹篮寨泥塑作品的市场。另外,由于泥人制作是家庭手工制作,缺乏一定的推介,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好多人都不愿意再从事泥人制作了。
现今,竹篮寨传承泥塑的艺人已非常少。据村里泥塑技艺最高的张思孔老人介绍,做泥塑是一件非常辛苦而繁杂的工作,现在的年轻人一看这些过程就吓跑了,目前成县拥有这一技术的不到5人。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