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杜公祠
长安区少陵原畔曾经风光显赫的韦杜家族,后来不声不响地消失了。他们的后人何在?这团历史迷雾何时能解开?
汉时双双入长安
韦曲、杜曲,是西安城南长安区的两个街办,看上去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但在汉、唐时期,这里可是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曾生活过韦氏、杜氏两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从这两个家族走出了30多位宰相。除此之外,还出了杜甫、韦应物等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所长吕卓民教授曾研究过韦杜家族,他向记者讲述了许多有关韦杜家族的兴衰史,用他丰富的史料知识,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清晰的韦杜家族兴衰脉络。他说:“韦、杜二姓,汉时日渐兴盛,陆续迁入长安,至唐时最发达鼎盛。”
西汉名臣韦贤的故事曾被拍成木偶剧《韦贤教子》。
韦氏大儒皇帝导师
早先,韦氏家族并不是长安的土著居民,西汉时韦氏的老家在今山东邹县一带。当时山东韦氏已是当地著名的文化世家。
韦氏家族中第一个在长安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就是《汉书》上记载的“邹鲁大儒”韦贤。韦贤人品贤良,精通诗书经典,他受到朝廷的器重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祖宗们,汉皇让他担任经学“教授”,那时的教授可比如今高校里的著名教授都显贵多少倍,因为他带的学生是皇帝啊!
“京城户籍”皇帝来发
西汉初期的那些皇帝们,把自己的陵寝修建在京城附近的黄土原上,并在陵墓旁圈块地作为陵邑,然后挑选关东一带的富商大族及其朝中的达官显贵迁入邑中居住。当时政府有这么个政策:凡是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大户,或两千石以上的大官,就等于获得了迁入该城邑的“基本通行证”。
不能不说当时的皇帝很聪明很有想法,皇帝用这一招将地方上的大户官员们全部集中到了“首都”,也就等于那些掌握了天下财富和权力的人们,让他们均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便于就近控制,这对稳定地方秩序和巩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韦氏即因韦贤居官两千石以上,遂自关东迁入长安。
唐朝著名宰相杜如晦画像
史上告老还乡第一宰相
汉宣帝即位后,韦贤的大好日子来了。因为推举宣帝即位有功,韦贤顺理成章被皇帝立为丞相。公元前71年,韦氏家族第一位丞相正式走马上任。这对于韦氏这个宰相之族来说,是个绝好的消息,也是个良好的开端。
做丞相难,从位子上退下来更难。要不然在唐朝,政府也不会出台一项“官员七十致仕(辞职归家)”的政策。可韦氏家族的第一代宰相,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既自觉又大度,尽显一代大儒风范。担任丞相5年之后,韦贤称年老请求退休,成为我国历史上丞相致仕的第一人。这一惊人举动,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致仕制度”的先河。此后各级官员“告老制度”开始盛行。
虎父无犬子,韦贤之子韦玄成子承父业,经一番波折后成为辅佐下一任太子的老师。等太子一登帝位,韦玄成一路高升,没几年也官至丞相。父子两代丞相,荣耀至极。
唐朝诗圣杜甫画像
杜氏家族第一高官还挺暴力
杜氏家族也是在西汉时期从河南南阳迁入长安定居。
汉武帝修建茂陵时,著名酷吏张汤的幕僚杜周,因为够了入长安户籍标准,就举家从南阳迁往茂陵。这第一个迁入关中的杜氏家族人名声却不好,他不仅是恶名在外的酷吏,还是个势利小人,套句当时的京城普通话,简直“瞎透了”!他心狠手辣,审案严刑逼供,常搞“连坐”。而且办案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只根据皇帝眼色行事,这下得到了汉武帝赏识,杜周从此官运亨通,一路窜至副丞相。
好在杜周的儿子杜延年没遗传父亲的性格,倒挺温和公正。后来杜延年在官场上几度大起大落,官职不逊其父,更成为辅佐两代皇帝的名臣。
杜家人一直爱好舞文弄墨,但西晋时也出了个“带笔从戎”的人物——杰出的军事家和史学家杜预。他博学而多谋,率兵打仗屡战屡胜。他还爱研究《左传》,自号“左传癖”,所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后世的最早的《左传》注本。
唐朝诗人韦应物画像
唐时双双享富贵
到了唐代,韦杜家族更是官运亨通,达到了最辉煌时期。也许因为韦杜两家住得近,并且名气声望难分伯仲,人们总是将“韦﹑杜”并称。而“韦杜”在唐代究竟有多大派头?可说“大腕级”人物比比皆是。这两个家族在朝廷里做官的不计其数,其中韦家17人官至宰相,杜家11人官至宰相(也有考证为8位宰相)。
在《新唐书》《旧唐书》这种国家级的史书里,韦氏家族900余“人物”被提及,杜氏家族也有500余“人物”入书。两唐书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志,那是“中央”级史官们修订的国史。很多望族大户的人物事迹可是做梦也别想在这种典籍里露脸一回。“韦杜”显赫至极,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