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代文化元素是昌吉市的城市特色,那么城市的历史文化则是昌吉市的灵魂。昌吉市清代老粮仓的保护和修复,重新唤醒了人们对“老昌吉”的历史记忆,也萌发了我决意前往看个究竟的决心。
寻找老城墙下的清代粮仓
今年三月的一天,冰雪还未完全融化,冷风飕飕吹着,我独自前往昌吉市,想要探访昌吉市清代粮仓的风貌。
昌吉市清代粮仓位于城区北郊,我驱车到昌吉市的北郊区,但寻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于是我问走在路边的一位老师傅,他说:“直直走,在城里面的四方砖老城墙那里,有个清代粮仓!”我照他说的方向走去,不多时,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处,向南拐走到中心城区,下车后我又向一位五十开外的师傅询问:“请问师傅,清代粮仓怎么走?”他停住脚步,望了望我说:“哦!清代粮仓?知道!知道!”师傅很耐心地回答我:“走过这个红绿灯路口,再过两个红绿灯路口,向左拐,走一段再向右拐就到啦!”
按照师傅的指引,我终于找到了位于昌吉市宁边古城东南角老城墙一侧的清代粮仓。
清代粮仓用于储粮积谷,整个建筑系土木结构,是清代抬梁式木构架建筑,由坐西朝东、坐北朝南,面阔四间的两个单体构成,屋顶为悬山式,每间房均有天窗,整体保存比较完整。
经过修复后的清代粮仓,一直没有对外向公众开放,满是锈迹的大门朝里紧闭着。
大门既然朝里紧闭着,想必里面肯定有人。我敲开大门后,给我开门是里面的工作人员。
我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便顺利地进了院子,走进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粮仓(四号粮仓正在修缮中),观看了三个粮仓内的实物设置,发现屋内文、图、实物一应俱全。
古代西域农民打场收粮的实景雕塑,粮仓屋檐下的马、羊标本,水井场景,古代运粮车的大轱辘,都默默地靠在墙脚,诉说着当年粮仓的繁忙。尤其是粮仓里的石磨,人扶着犁用鞭子赶牛犁地,铁匠铺两名铁匠的打铁场景,和运粮马车、两名清兵执矛握刀站立警戒的塑像,全都栩栩如生,依旧保持粮仓在历史中的姿势,似乎在诉说这里曾经的辉煌和悠久的历史。
清代粮仓总建筑面积约为650平方米。我从一号粮仓走到三号粮仓,在粮仓内外随意走着,仿佛置身于已经流逝的时光里,在这些与当年一样的场景中,我能感受到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忙。
经过交谈才知道,给我开门的工作人员叫高冬梅,大学毕业来到昌吉市文物局工作后,便和同事们轮流着,在清代粮仓门口的值班室里负责管护。她告诉我:“因为现在粮仓还没有对外开放,所以来这里的人很少。”
保存已久的清代粮仓
昌吉城修建于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亲自为其定名为“宁边”,于是昌吉城就先有了“宁边城”的名字。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昌吉开始军囤,共有驻军3000名,昌吉县城始建仓库,用于储粮积谷。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昌吉县城共储备各色京石粮223石。清乾隆四十二年至嘉庆五年(1777年-1800年)征粮6075石,嘉庆十年正月(1807年),昌吉县城粮仓储粮22万石。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被用来为清兵囤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建设祖国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昌吉清代粮仓的初建时间,在《清实录》中缺乏具体记载,后人只能通过对屯垦的文字记载去揣摩、判断。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谕称:“惟于乌鲁木齐一带及噶勒藏多尔济游牧之罗克伦(今昌吉市大西渠一带)等处,极宜相度地亩,广为屯种,以济军食。”
粮仓的院里有块牌匾介绍说:粮仓的“仓”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谓之仓,也就是储藏粮食的地方。有时仓和廒相连,称仓廒。廒,因秦以敖山为粮仓而得名,实际上就是仓房的意思。
仓的出现无疑与农业相关,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农业起源都较早,储藏粮食的设施也发明得较早。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新石器时代已有了储藏谷、米的地下窖藏,这种方式被使用了很长时间。
清代粮仓呈四合院式平房建筑,至今内部结构依旧完好,功能也很齐全。清代粮仓内部集粮食种植、收割、各类谷物储存、加工、制醋、制作各类面食、豆腐、点心等实物展示于一体,反映了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边缘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再现了西域农耕文明的繁荣景象。
清政府在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中,过程时断时续,从康熙、雍正,一直延续到乾隆时代,三代皇帝与叛乱者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乾隆二十三年,彻底平定了叛乱,巩固了西北边陲的边防状况,促进了边疆的多民族统一和发展。
维修续建后的清代粮仓
1987年,清代粮仓作为宁边古城的重要部分,被确定为昌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历史久远,再加之风蚀雨剥以及人为破坏,清代粮仓的土木建筑结构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屋顶砖瓦部分丢失造成漏雨,墙体内外均开裂,留存的粮仓遗址基本已成为危房。
为此,昌吉市市委、市政府领导会同自治区建设厅、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办的专家,几经实地勘察、论证,最后做出在建筑物不改变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落价维修的决策。昌吉市政府先后投入1000万元,连续3年时间,对一号仓与二号仓进行了抢救保护,对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三号仿古粮仓、二期文物本体进行了修缮。
2010年底,昌吉市清代粮仓遗址又完成了院落内交粮场景和室内11个展厅的布展工作。陈列展览基本以反映昌吉市农耕历史文化为主,包括廒神庙、宁边粮仓、昌吉农耕史、收获、入仓、磨坊、油坊、清代军囤等内容。
除了粮仓主体工程外,修护过程中还增加了一些景观建设。在粮仓四周建起3.5米至4米高的城墙,城墙东南部分将保持残垣断壁状,用玻璃罩起。城墙西北角建起城楼,游客可在城墙上观景。粮仓西边将建一座展厅。三座粮仓中间,设置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下方,放置着乘五谷杂粮的器皿。
为丰富展览内容,更加生动地展现清代昌吉居民的生活场景,2011年昌吉市文物局开展了宁边粮仓第12展厅清代民居以及院落内铁匠铺、水井等场景的布展续建工作。
清代民居包括中堂、火炕、书房3部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多方面地展示了清代书香官宦之家的生活画面。续展完成后,博物馆的手工业展览更加充实,增加了馆内的生活气息,使整个基本陈列更加有立体感,更富有时代气息。
清代粮仓,反映了清代昌吉人民屯垦的状况。清代粮仓体系也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落的历史阶段,虽然最终没落,但经历了中国粮仓发展史上的最高峰时期。
清代粮仓的复原,使其成为清朝在昌吉市囤粮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和观赏价值,也是当今社会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地方。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