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舟村街景
明万历十二年李氏捐赠的石刻香炉
善慧小学依然保存着民国建校时的石狮子
户县大王镇定舟村,有十个明代的军户家族,至今,这些军户的后代仍然习惯称自己为“军家”,据其家谱记载,军家在明代初年时由江浙一带来此定居,他们的祖先曾追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村中至今仍保存的老地名、文物和习俗,向我们诉说了曾经的那段历史。
渭河南岸的定舟村曾是一片荒地
出西安市西郊,走108国道,向西约11公里,就是户县大王镇定舟村。定舟村位于户县北部,北临渭河。定二村村委会主任李汉峰告诉记者,定舟村是一个自然村,分属“定一”到“定六”六个行政村,定舟村现有5700多人口,其中大约有六分之五都是明朝军户的后代。明初前来的十军户,如今已发展到近6000人的大村,确属罕见。
定舟村最早的居民,并不是十户军家,而是很早便定居在此的李氏一族。《户县文史资料》中说,定舟村这块地方,本来是渭河南岸的一块河滩荒地,李姓一族来此定居较早,世代在此开垦种田,他们被称为定舟村的原著民。
明朝初年,张、王、李、赵、杨、蒋、夏、石、单、魏十姓人家,迁来定舟居住。令我们惊讶的是,村子里的张、李、夏、杨四姓至今仍保存着家谱,将家族历代大事记录了下来。根据家谱的记载,以及当地人的世代相传,这十户人家都是明代的军户,他们祖籍江浙,祖先曾是朱元璋的部属,追随朱元璋反元起义,明朝建立后,他们被编入军户,并于洪武年间来定舟村屯垦落户。
今年54岁的李汉峰是定舟村军户李姓的第23代,他说,定舟村有两个李姓家族,一个是这里的原住民李氏,另一个就是军户李氏,为了区别,大家都称呼原著李氏为“村家”或者“民家”。与此相对的,则是十个军户家族都称“军家”或“军籍”。尽管村中军户的人数占多数,不过,由于民家李氏是村里的老住户,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们,“直到现在,村里的热闹事儿(社火),还是要由民家李家牵头,我们军家才会跟着一起闹腾。”李汉峰说。
定舟村的地势南高北低,西水东流,整个村子呈缓坡状,由于北临渭河,地势向渭河走,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77岁的李春信老人说,定舟村属于渭河河滩地,过去土地很贫瘠,只能种花生、瓜果,解放以后,经过逐年的改造,村里的土质才逐渐转好。
十户军家尊民户李家为“上社”
说起定舟村村名的来历,似乎也与渭河有关。李春信老人介绍,在渭河北移之前,定舟村就在渭河岸边,村子周围还有几条小河,可以行舟,也许是因为这里水浅,船到这里后便不能行进,于是便取名“定舟”。李汉峰说:“我小的时候,还见过村里树桩上拴船用的铁环。”
不过,从定舟村保留至今的文物和各种文字资料来看,“定舟”的名称是从民国时期出现的,而在此之前,村子一直都叫“定周村”。村东的一块民国十二年的石碑上,便能清楚地辨认出“定周屯”三个字。
军户赵氏的后代赵随军对于前述“定舟”的说法并不认同,根据家谱、文献和文物,他认为,定周村的来历另有玄机。
在渭河北岸,与定舟村一河相隔的兴平市,也有一个定周村。赵随军认为,“定周”的说法,很有可能跟明初军户定居于此有关,在我国古代的著名兵书《六韬》中,就有“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的说法,“屯驻军户的村子以‘定周’为名,则表明了明初的统治者希望百姓安定,自己能周济天下的愿望。”赵随军说。
定舟村不仅村名古老,这里的许多地名,也很有年头。李春信老人说:“村子里现在还有大马场街,街东部就称为大马东,西部则是大马西,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据说是因为明代时,军户们曾在这里饲养官马。”
明初迁来的十户军籍,不仅影响了定舟村的地名,也改变了村里的布局结构。尽管现在的定舟村分为定一到定六的六个行政村,不过,直到现在,村里人还是习惯用祖辈们留下来的“三村九社”的划分法。三村,即是把定舟村分为较大的三个区域:东村、南村和北村。李汉峰说:“东村最小,但是东村住的都是定舟村的原住民,及民家老李家,所以,从传统来讲,东村是定舟村的老大。”以村中“善慧小学”为界,南边为南村,北边是北村,南北两村中居住的则多是明初迁来的十户军家。
将三村细分,又有九社。首先是东村社,居住着民家李姓,被其它8个社尊为“上社”;老二社,紧邻东村,住户有军户夏姓,以及从外地迁来的薛姓;东府社,居住着军户李家、杨家,据村里的老人讲,这里曾是定舟村军户“领导”办公的地方,所以称为“府”;北赵社,军户赵家世代居住在此;北张社,顾名思义,军户张家住在这里;西巷社,居住着军户杨、石两姓;还有大马东社和大马西社,以及户数最少的马庙巷社。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解放前,定舟村内以九社划分,村外还筑有城墙。解放后,在历次平整土地中,城墙逐渐被拆除。上世纪七十年代,定舟村进行统一规划,将村里的道路全部修建成正南北、东西方向,九社的格局被打破。不过,定舟村以“三村九社”划分地区的习俗仍然保留着,如今,只要遇到耍社火一类的热闹事儿,人们还是以“社”为单位来组织活动。
四军户保留着家谱曾在西安秦王府做官
根据张、李、夏、杨四家家谱的记载,赵氏祖先是西安秦王府的左护卫,李家祖先则是秦王府的右护卫,张家祖先名叫张道胜,任秦王府的指挥使。
定舟村的“十户军家”中,最大的一族要属张氏,据家谱记载,定舟村张氏本是浙江省绍兴人。石氏,据说也是祖籍浙江绍兴,民国时,族人石作砺曾在张凤翙部下任副官长。杨氏一族祖先的名字已不得而知,据家谱记载和世代相传,杨氏也来自于江浙一带。王氏、蒋氏的祖辈,据说也都来自江浙一带。
赵氏,原籍安徽凤阳。赵氏一族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解放初曾任陕西省省长的赵寿山将军,他年轻时参加冯玉祥、杨虎城部队,后来进入解放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后曾任陕西省省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定舟村的“善慧小学”,就是由赵寿山将军一手筹办起来的,并以他母亲的名字命名。这所建于1936年的学校内,至今仍保留有一对当年的石狮子。
夏氏,据家谱载,祖籍是浙江绍兴。据说,现在户县石井镇夏家堡的夏氏,与定舟村夏氏同宗,建国前,石井的夏氏每年还要来定舟村参加祭祀活动。定舟村村西现在还有“夏家花园”的地名,据老人们讲,这是夏氏兴盛时所建,后来成为定舟村社火场。
军户李氏,据李氏第22代李春信老人说,李家祖先曾是秦王府右护卫,但李氏祖先名称现已不得而知。李家人口众多,后来有一些分支迁到了外地,据说今咸阳以及甘肃还有定舟村军户李氏的后裔。李家仍保留着《李氏族训》,李春信说:“定舟村的军户李姓对子女的教育特别严厉,李姓的后代,没有一个违法的,遵纪守法是李氏的家风。”
单、魏两姓在清末以后便没有后人了,今天,定舟村村南保留有单家壕壕的地名,另外还有魏家圪 的地名,都说明了这两姓曾经的存在。
十户军家的祖先来自江浙、安徽,他们在定舟村居住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口音,生活习惯、习俗也早已和本地人没有差别,如今,已看不出“南方”的特点了。不过,这些军籍的后代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例如,每逢清明,各姓的族人都要聚集在自家的祖坟,祭祀祖先,同时,至今,村里的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当然,军户李氏和村家李氏之间是没有这种限定的。
明代万历年间的石香炉证明军户的历史
明代,军户是世袭的,各家各户也就把自己的姓氏和家族看得很重,定舟村的十大军户也将这种传统保留了下来。村里的老人们告诉记者,过去,每家都有家庙和祠堂,不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很多家族中的遗迹都逐渐消失了。
不过,定舟村耍社火的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定舟村的社火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据村中的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就有“姚村的辣子马营的蒜,定舟村的社火实好看”的说法,人们猜测,定舟村这种独具特色的社火,可能也是明初十户军家定居在此之后形成的。当地的老人认为,定周的社火有南方社戏的特点和风格,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一说法已无从考证了。李汉峰告诉记者:“我们定舟村耍社火的前后次序,一直是按祖先留下的规矩办,由于东村社的民家李姓来定舟村定居最早,所以,每次耍社火,都要让老李家的锣鼓社火领头,而军户们则只能跟在民家的后头耍。”
除了耍社火的风俗,村子里还保留着几件老古董。在北村的无量庙,至今仍保存着一个明代万历年间的石香炉,通过香炉上的刻字,可以判断,香炉是万历十二年三月初三日,由当时“陕西西安右护卫前所军余”、“定舟村”的“李仕务”所捐。村东的田地里,还有一块“赵家石碑”,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见,记录了清代末年赵氏家族的赵继声考中举人,并在云南做官,辛亥革命以后任汉中银行总理的事迹。定舟村的北村现在还保留有一个戏楼,李汉峰说:“这戏楼不知有多少年了。过去南村和北村都有戏楼,现在只留下北村的这个。这个戏楼,还有明代的香炉,赵家石碑,都已经成了定舟村的宝,是我们定舟村的根基。”
地理链接
军户构成了明代军事制度的基础
明代的“军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从事明代军事史研究的曹循博士。
原来,明朝初创时,朱元璋把所能控制的人口,即那些在官府注籍的人口,分为若干不同种类的人户,不同的“户”承当不同的差役。《明实录》中载,明代有承当民差的民户,承当军差的军户,承当造作的匠户,承当煮盐的灶户,还有酒户、醋户、柴炭户、菜户、海户、马户、渔户、茶户、陵户等等。总体来说,明代除了皇室子孙、勋臣、贵戚、品官、生员人等免除差役以外,凡在户籍上登记了的人户都得承当一种差役。不同的差役,有不同的户籍。籍不准乱,役皆永充。
其中,充为军户的人家,要永隶军籍,他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要充当军差。军户隶军籍,属兵部。按照规定,每户军户,都要抽一名男丁从军入伍。为了使军户能世世代代供给军丁,军户一般都有地土,军户的地土称“军田”。
明代的军户分“从征”、“归附”、“谪发”等来源。“从征”军的主干是元末起义的农民,包括随从朱元璋推翻了元政权建立了明政权的全部义军。“归附”军是蒙元降军和败军,以及元末各割据势力的降军和败军,归附了朱明政权的。
曹循博士认为,明代军户里的从征、归附很难区分,定舟村的军户赵氏祖籍安徽凤阳,属于“从征”的可能性大点,而其他来自江浙一带的,则属于“归附”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明代军户所承担的差役非常重,很辛苦,所以有军户地位低下的说法,不过,曹循认为:“明朝有276年,疆域又这么广大,军户的地位是否低下,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在明初,军户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到了明代中晚期,也要看具体的地方和时间。”
专家观点
定舟村军户祖先曾是秦王“护卫”
从定舟村军户的家谱,以及世代流传的说法中,这些军户的祖先曾在西安秦王府中担任武官,其中赵氏祖先是西安秦王府的左护卫,李家祖先则是秦王府的右护卫,张家祖先名叫张道胜,任秦王府的指挥使。
他们所说的“左右护卫”、“指挥使”究竟是什么官职?在历史资料中是否能找到定舟祖先担任军官的蛛丝马迹呢?
曹循博士告诉记者,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明代的“卫所”制度。卫所制是明代重要的军政制度,明代全国普设卫所,卫所作为明帝国基本的军事单位,管辖一定数量的军户,并承担军役。明代,自京师到州、县都设立卫所,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5600人,卫下有所,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征战时,由将领充任总兵官,统领卫所士兵,没有战事时,士兵各回卫所。
曹循说,陕西是明朝的西北边防重镇,明朝在这里设置了很多卫所,主要集中在延绥、榆林等沿边地区。明初,明太祖分封诸王镇守北方,每位亲王都统辖三个护卫。秦王有西安左护卫、右护卫、中护卫。护卫虽然和一般的卫的名称略不同,编制是一样的,官制也差不多。长官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因此,赵家和李家自称祖上是秦王府“左护卫”、“右护卫”,其实他们的祖先应该就是这两个卫的军士。
村中保存至今的香炉上,能辨认出:“陕西西安右护卫前所军余、见在鄠县□仁里定周村居住、舍香炉信士李仕务”的字迹。曹循告诉记者,“军余”在明代是个专门的名词,每个军户要出一个“正军”充当军役,其他男丁就叫军余。这说明李家是一般的军户,并不是世袭军官。
张家家谱记载,其祖先是西安秦王府的指挥使。那么,他应该是西安“某卫”的指挥使,曹博士说:“由于文献中有关武官的记载较少,其人的具体情况已很难查证了。明代指挥使原则上都可以世袭,明初指挥使地位较高,但是在明代中后期以后,指挥使的实际地位很低,有的和士兵差不多。”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