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清溪汇一城,流浪漾碧复拖青”。股股清泉冒着水汽,大白鹅们自由穿梭在其中互相啄着背上的羽毛。低矮墙头上堆积着一层层摇摇欲坠的白雪,像快要融化的奶油让人垂涎欲滴。院落外堆放的麦草和玉米让人不禁掉进了金晃晃的秋日,这一切都仿佛要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塑造成一个人间仙境。雪地里,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正赶着马爬犁互相拜年,显得十分耀眼。偶然间,一黑一白两只小狗嬉戏着跑上村路,看到汽车的到来转脸又跑回了院里。
大年初一上午,阳光灿烂,我们踏着皑皑白雪进到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上阿西尔村的村口,乡干部就小声告诉我们:“等会儿到了人家家里可不要多吃饺子。”看着他那神秘样子,我们拼命点头,以为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阿西尔达斡尔乡位于塔城市区北部偏东18公里处,北靠塔尔巴哈台山。1911年清政府八旗制度被废除,戍边的达斡尔族人从绥靖城搬到塔城市所属的郊外,从事农业生产。按照傍水而居的特色,达斡尔族人选择了当时的“三眼泉”。达斡尔族人依靠这三眼泉水生活、灌溉,如今这“三眼泉”被称为阿西尔乡的“圣水”。
据说,最早搬来的三位老人一人拥有一眼泉,可其中一位总是发现自己家的农田缺水。到上游查看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玩耍的孩童将泉眼堵住了,于是就教育这些孩童“它不阿西尔(达斡尔语:不要顽皮)”。之后,调皮的孩童们就给老人起了个外号叫“ 阿西尔爷爷”,阿西尔这个称呼由此传开。
85岁的达斡尔族老人巴尔科夫一家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家族,直系亲属50多口,四世同堂。为了欢迎我们来访,老人的儿子、儿媳、孙女全部穿起了民族盛装。而老人却仍然保持着一身黄军装,胸前闪耀的勋章似乎在诉说着老人那一段光荣的历史。老人有八个孩子,有四个在本乡,另外四个女儿都嫁到外乡。“初二就都回来了,到时候热闹。”大儿子何太说。达斡尔族人重视教育,不论男女孩子都要尽可能地多上学,所以达斡尔乡的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上学或者工作。巴尔科夫老人的孙子辈里有好几个都是大学生,最远的孙子在上海内高班读书。
说达斡尔族人的祖先会挑地方可一点儿也不假,虽然是靠山而居,但阿西尔乡却一点风也没有。距离老风口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老风口一刮大风,阿西尔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上升。这个秘密直到现在也没人能够解开,大家只是安心享受着前人种树的好条件。
凭借着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好客的达斡尔族人创造着美好的生活,2009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7016元,比上年增27%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大步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自治区“文化体育先进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地、市大力加强对达斡尔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工作,塔城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已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在去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达斡尔族民歌、“毕力多尔舞”、“汪拜舞”、把棍和拉劲、围鹿棋等达斡尔族民间文化体育以及婚礼习俗等也列入了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话音还没落,女主人德丽就端来了饺子。除了包尔萨克、馓子、果酱、点心这些特色小吃之外,达斡尔族人家里也要包上足够的饺子让客人吃个够。
热情的男主人拿起桌上的勺子在每个客人盘子里都盛上两个饺子,还笑眯眯地说:“我们每次给客人敬饺子必须是两个,好事成双嘛!”我牢记乡干部的教诲,但却还是忍不住多吃了几个。过了没一会,女主人又转着圈一人添了一对饺子。接下来,就是巴尔克夫老人的大儿子、二儿子、儿媳、孙子……
乡干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调侃着说:“主人夹到盘子里的饺子可一定要吃完哦。”我这才知道他刚才的提醒原来是这样的缘由。如果说“敬饺子”只要放开肚子吃就可以了,那么接受达斡尔族人的敬酒,可真是十足的考验。
达斡尔族人的拜年礼节里,拜年的人一定要怀揣一瓶白酒,进门之后先给老人斟上一杯,行礼喝掉,这才算拜了年。对于我们这种不知情的客人,主人家也丝毫不介意,只是拿出大瓶的白酒,每个人都轮流敬到位,一个也不错过。
酒过三巡,隔壁的房间里响起欢快的手风琴声,欢快的达斡尔族歌曲随之传出。男女老少们都情不自禁地伴着节奏跳了起来,用这种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热情。
高高耸立的达斡尔戍边纪念碑在蓝天白雪的辉映下格外庄重醒目,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不忘那段历史。当年为戍守祖国边疆默默奉献的达斡尔族人如今更加意气风发,为全国各民族大家庭百花园不断增添着艳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