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江:回望大唐看粟特人的一生

时间:2022-04-14 21:4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荣新江 点击: 载入中...

 
中亚五国及周边
  
  粟特人,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因粟特地区处在中亚西部丝绸之路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基本上活跃于中古汉唐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
  
  丝绸之路本来是中国通向外面的路,这条路从中国汉代的首都长安到罗马世界,到地中海世界,我们没有一个词作为所有路的统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来考察时给出了一个定义,他认为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后来他的弟子斯文赫定,特别是斯坦因等人考察丝绸之路,把内涵大大丰富起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西部从地理发现时代进入考古发现时代,一系列以挖掘宝藏来的探险家印证了李希霍芬讲的丝绸之路。斯坦因沿着整个丝绸之路从甘肃一直挖到伊朗。到1910年,德国另一位历史学家赫尔曼写了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标题上打出了“丝绸之路”的名字,而且他把丝绸之路的概念扩大到了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就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之路,以丝绸和丝织品为中心,所以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贸易路网
  
  这条路上有很多遗址,现在还保留着汉长城,敦煌西北的长城,西北建了玉门关,南边建了阳关,所有商人都必须通过“两关”,是中国通向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

  
图片汉代长城的概念图
  
  我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强调南北对抗,称长城的功用是挡住胡马铁蹄踏进农耕的土地,这只是一个方面。像唐朝这样有实力的朝代是不修长城挡胡马的,长城有另一个功能必须强调,就是东西交通,用长城保护沿线商旅商道通畅的。
  
  唐代的馆驿都跟烽燧连用,在那些地区,有一个泉眼就会立一个烽,有一个烽就会立一个驿,馆驿是交通往来的,烽是防御的,互相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建筑,实际上有保护丝绸之路的意义。


 
  
图片克亚克库都克烽燧

  
图片居住房屋F2
  
  以上是丝绸之路的大致背景,中古时期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担当者就是粟特人,姜伯勤教授和伦敦大学的NicholasSims-Williams教授都这样认为。这些人不仅做粟特本土和中国的生意,也做中国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意,还做中国和印度的生意,印度和粟特的生意,他们实际上是贸易的担当者甚至说垄断者。

 
  
  粟特人在古代生活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跟新疆一样,一个绿洲养活一方人,这一方人就是大大小小的绿洲,一个绿洲就是一个小国家,汉代一个塔里木盆地有55国,后来并到36国,以后大的就是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等。
  
  这些国家来到中国要起一个汉姓,从撒马尔干来的姓康,从布哈拉来的姓安。我们今天在座的如果有康、安、米这三姓的,差不多是胡人的后裔,因为中国传统没有这三个姓,特别是姓米,米芾是如何大的中国传统画家,他祖上也一定是粟特人。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
  
  在古代撒马尔干和片吉肯特考古遗址的房子下层都有壁画,古代粟特贵族家里都画壁画,你可以看到粟特画的风格,红色的底仗,画得极其精细,这也是研究中亚美术史一个重要资源。
  
  
  粟特宴会者。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古代粟特),第十六号遗址,年代为8世纪上半叶。壁画;高136cm×宽364cm。圣彼得堡国立隐士博物馆。
  
  粟特人的画,艺术品主要保留在房子的下半截,或者是更矮的地方,上面的神像有个别的保留,大部分都塌掉了。粟特人是祆教徒,他们要天葬,尸体都是放在一个塔上,让狗把肉吃掉,把骨头收拾到一个瓮棺里面,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这种瓮棺的面积很小,他们会刻一些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像,所能容纳的空间很小。
  
  
  带金字塔型盖的骨灰盒。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西(古代粟特),穆拉·库尔干(MullaKurgan),公元7世纪。焙烧粘土;高75cm×宽52cm×深24cm。撒马尔罕阿夫拉西阿卜博物馆。
  
  1999年到2005年之间,中国发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墓葬,墓主就是粟特的商队首领。这是一个凉州萨保(凉州的聚落首领),被皇帝给了一个地,埋在了北周长安城的东郊,距离大明宫的北墙非常近。这个规模跟北周皇帝墓室差不多,非常雄伟,里面有一个石椁,是一个石头房子。
  
  
  外立面,史君夫妇石棺。出土于中国陕西西安,公元579-80年。
  
  在北周皇帝的诏令下,按照中国土葬的方式,但是跟中国的土葬又不完全一样,他们利用整个石椁或者石屏的周边来画他们的生活和宗教场景。像这个守护神,特别是这个窗户底下是两个人面鸟身的神,正在摆弄着火坛。
  
  
  史君夫妇石棺外立面细节。守护圣火的羽人。西安,公元579-80年。
  
  他们认为,人去世之后,第四天要把一个人的灵魂送到一个桥,你是好人就过桥升天,如果是坏人就掉到水里面被怪兽吃了,叫斯洛沙的神护送灵魂通过这个桥。墙的另一面刻着墓主人夫妇带着自家的财产、牲口、驼队过桥的样子。
  
  
  史君夫妇石棺东侧:史君和妻子穿过钦瓦桥(ChinvatBridge)被接入天堂。出土于中国陕西西安,公元579-80年。
  
  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了双语的粟特文和汉文的墓志铭,而且在这么内地的地方,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过去很多词汇,比如粟特的商队首领汉文叫“萨保”是怎么来的?很多学者认为“萨保”等于梵文的萨薄,跟佛教有关系。可是日本一个非常聪明的粟特专家吉田丰找到了“萨保”的粟特文原字,他写到一个札记里面,很多人不认可他。但是史君墓验证了他的说法,史君就是凉州萨保,墓志里既有汉语也有粟特语,一目了然“萨保”就是从粟特文来的。
  
  
凉州萨保史君墓俯视图
  
  粟特人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担当者,他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做生意,只要有利,再远的地方都要跑来做生意。
  
  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正是丝绸之路上东西南北的通道,是文明的十字路口,或者商业的十字路口。
  
  
古丝路路线图
  
  向南是印度,向北是游牧的突厥、柔然、匈奴这些王国,往东到中国,向西就是波斯、罗马。所以粟特何国有一个门楼,东边画中华皇帝,北面画突厥可汗,南面画印度的国王,东面画拂菻(东罗马)王。
  
  他们的民族性也是这样,四海为家,是一个世界国家。比如安禄山、史思明这些人到了中国就变成中国人,粟特人到了突厥便是突厥人,到了北方的契丹便是契丹人,到印度可能就是印度人,他到日本也可能就是日本人,现在日本学者也在日本的材料里面找。当然韩国肯定能找很多,韩国姓安的多。
  
  粟特人居于丝绸之路的最核心,我们中国的材料主要是记录他到东方来做生意,在西方的材料里面也有记录他到西方做生意。
  
  突厥人联手波斯人灭了嚈哒,突厥人想进一步跟东罗马世界做生意,但是波斯人不让他做,他最后就绕北高加索,开辟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就是沙畹《西突厥史料》最伟大的贡献所在,他找到了拉丁文的文献来证明。而最早作为西突厥可汗到罗马世界的使者,实际上是一个粟特人,这在拉丁文史籍上明确到。
  
  
粟特人复原图源东华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服饰研究》吕钊著
  
  有意思的是,在粟特地区一直做考古的法国中亚考古学家葛乐耐(F.Grenet),多年在粟特本土没有见过一张商人像。
  
  因为粟特人不表现自己为商人,玄奘说,粟特人本来是商人,很有钱,但是平常穿得很一般。玄奘一路上就是搭着粟特商队走的,特别是他回程的时候,还被粟特选为商团的大商主,就是萨保。季羡林先生讲过,商人和僧侣一直是结伴而行的,几百人的队伍。实际上,玄奘的记录现在看来,很多是带着大乘佛教的有色眼镜看粟特人。因为玄奘到了粟特地区,人家不收留他,说你是哪里来的一个外道,我们都是信火的,不信玄奘那一套,然后拿火把他烧出来了。玄奘对粟特地区没有好印象,他记录的东西不完全可信。
  
  
凉州萨保史君墓石椁上的粟特商队图
  
  但是在中国发现的粟特首领墓葬里,几乎都有商队的场面。这是史君墓石椁上的线描图,最典型的有两个画面,上面是他们打猎,因为他们在路上必须要打猎来补给,另外弄一些商品。下面是一个商队,因为画面很小,不可能画那么多,便用三四个人来表现商队的构成。其实商队一般都要两三百人一起走的,我们在佛经里面知道500商人遇盗图,虽然500个商人也是多数,但是必须成群结队。
  
  近代那些探险队往外运古物的时候,仍然是结成很大的队伍过帕米尔高原的那些山口,否则的话就会被干掉。这个商队最后面的人戴着一个船形帽,拿着一个望筒,就是看远处有没有敌情。有赶牲口的,也有周边只是作为警卫的人,这些警卫的人根据装束来看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史君墓里面基本上是嚈哒人,到了安伽墓就是突厥人。他们这个队伍实际上有一个行进规则,他们走的时候是牲口在中间,护卫队在外面。如果遇到敌情怎么办?玄奘就讲到晚上扎营,他住在中营里面,边上有前后左右的营,在旅行过程当中,他们都非常有组织性,到了一个地方他们就建立一个殖民地。
  
  
敦煌莫高窟45窟“胡商遇盗图”
  
  在敦煌壁画里面就有“胡商遇盗图”,在《观世音经》里面说遇到各种灾难要念观世音名号,其中有一个就是胡商在山林里面遇到强盗怎么办?就念观世音,中间就是抄自《观世音经》的榜题。几个胡商样子人,前面那个年岁大的人就是萨保。佛经是印度的故事,但从龟兹一直到敦煌,所有的画家在墙壁上画的商人没有一个印度模样的人,因为他们没见过印度的商人。
  
  印度跟中国的贸易都是粟特人承担的,所以画出来的样子都是粟特人。这些人的装扮和服饰都和安伽墓、史君墓那些粟特人一样,而且很典型,他们的驴子还在山后面,前面的先把东西放在地上。放在地上很典型的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一件是钱袋子。在安伽墓的商队图中始终背在肩上,不舍得放下来。现在没办法,强盗来了,只好先给他留下买路钱。地上另一个长卷的,那是丝绸,几匹捆在一起。
  
  
中国新疆吐鲁番附近千佛洞中的9世纪壁画,描绘粟特商人向佛陀捐款
  
  从布哈拉、撒马尔干,一直到安禄山的老家,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唐代的营州。
  
  安禄山是营州的杂种胡,因为他母亲是突厥人,他们实际上是进入突厥部落的粟特人,跟突厥人混血。他父亲是粟特人,所以唐朝人管这种人叫杂种胡。陈寅恪先生说杂种胡就是粟特人,他认为文化面貌决定种族,而安禄山、史思明虽然人种上是杂的,是突厥人和粟特人的混血儿,但是文化上完全是粟特人。
  
  
安禄山
  
  安禄山懂得多国外语,粟特人做生意的时候要懂得多种语言。另外是管理市场的,唐朝管理市场的人都用粟特,因为他可以当翻译,一个突厥人,一个汉人说不清楚的时候,粟特人一翻译就明白了。另外凶狠狡诈,也是粟特商人的特征,一个商队常年在外面奔波,那都是勇敢善战的。所以安禄山可以爬到契丹的部队里面弄几个活口出来。
  
  另外一个特征是反复无常,有的商人是好商人,坏商人就反复无常,骗人的有,做好事的也有。安禄山会跳胡旋舞,内有杨贵妃,外有安禄山,旋转着把玄宗转迷糊了,这当然是唐人后来批判的话。其实原来安禄山是正面形象的时候,一定不是肚皮挨到地上那个丑态。唐朝著名的大画家都画过安禄山像,那一定是个帅哥,要不然怎么画他呢?
  
  
莫高窟第220窟初唐胡旋舞
  
  
李祎然表演胡旋舞
  
  粟特人到了中国之后,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们建了中国式的房子,屋前小桥流水。荣新江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叫“金樽美酒醉他乡”,金樽是他们带来的金银器杯子,美酒是带到中国的葡萄酒,他们到了这里不愿意走了,唐朝长安城比他们家乡好多了,他们挣够了钱,生活过得很好,绝不像玄奘描写的粗茶淡饭。
  


 

 
  镶嵌红宝石带盖金罐公元6世纪前后高:14cm腹径:12.3cm  1997年新疆伊犁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
  
  安伽的夫人追求时髦,所以穿的都是中原妇女的服装,就像我们现在追求时髦穿美国的牛仔裤一样。在唐高宗之前,粟特人很少跟汉人通婚,都是跟胡人之间通婚。当然婚配对象不止是粟特人,他们也跟突厥人,跟焉耆盆地的绿洲王国的人结婚,他们的语言都能互通。
  
  
安伽石榻石板。西安,公元579年。摘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北周安伽墓》第26、37、66页
  
  作为贸易网络的一个结果,导致唐朝辉煌文化中有相当大的因素是来自粟特的背景。比如说音乐、舞蹈,如果要是没有粟特人,我们现在的舞蹈就会像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那样,像兵马俑一样呆呆板板。粟特人到了中国之后,舞蹈全部转变了,九部乐主体上都变成了西方的乐,变成了康国乐、安国乐、印度乐。
  
  粟特人将西方音乐舞蹈带来中国,所以安伽、史君这些人的墓葬图像里,看到大量的都是音乐舞蹈的画面。这些墓葬出土了之后,中国的音乐史,中国的乐器史,中国的舞蹈史都要重写。

  
安伽石榻娱乐场景。西安,公元57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西安北周安伽墓》第57页。
  
  
安伽墓石屏上的粟特音乐舞蹈和服饰
  
  粟特人倒来的东西,其中一类就是人口,粟特人是在贩卖黑奴之前的人口贩子。
  
  这张图是阿斯塔纳墓葬里发现的一个粟特文契约,契约一般两份,汉人拿着一份粟特文的,粟特人拿走那份汉文的。但是这个汉人死了他也怕有人来追他,所以契约都是跟着入葬的,这是完完整整入葬的一份粟特文契约。契约上说,粟特人把一个突厥斯坦生长的女奴卖给叫做高昌的汉人。
  


 
吐鲁番出土粟特文买女婢契约
  
  丝绸之路上买卖奴隶的时候,如果你是买来再专卖的要附着原契,证明你不是坑蒙拐骗来的。如果没有原契,就必须5个人来担保,证明这个人是你的家生奴,自家奴隶生的后代,叫家生奴,这是唐朝的语言。
  
  在李白的诗里面,为什么那些站在小毯子上跳舞的胡姬都是小孩子,在文件里面也记录了这些小孩。吐鲁番甚至有一个人家里面窝藏了上百个小孩,而且他们为了卖胡姬,都把她们起成中国最漂亮的女孩名字,绿珠、绿叶之类的,一旦卖出去,我们在汉文史料里面就找不到了。所以粟特文的文献留下来,是特别真实的反映。  

  
戴敦邦绘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图
  
  粟特的文化受萨珊波斯的影响,但是他有自己的创造。因为萨珊波斯信祆教,主要拜火,而粟特受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每个神都有像。粟特人名,实际上都是某某神的仆人的意思。比如姓史,名射勿,字盘陀,其实在粟特文里面就是射勿盘陀,射勿是神名,盘陀是仆人的意思。比如玄奘偷渡国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叫石盘陀的粟特人带他出去的,因为他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商人,他知道怎么走。石就是塔什干来的,盘陀就是仆人的意思,他的名字是某个神的仆人,但是玄奘必须把他的名字汉化,就把什么盘陀给省了,就变成了一个石盘陀,如果都叫史盘陀,米盘陀,那粟特人都是盘陀了。
  
  
唐代昭武九姓国
  
  粟特人进了中亚,尤其进了中国之后,必定受强大的佛教文化影响,所以慢慢的他们就变成了佛教徒。特别是龙门石窟,他们也造像,造的是佛像,不是祆神像。他们转换很快,所以敦煌文献里面,基本上粟特文文献都是佛经,而这些佛经都是从汉文佛典翻译过去的,不是从印度文献或者中亚的语言翻译。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里面列了很多人名,不全是粟特人,但是主要是粟特人,他们是一个香行社(行会,专门卖香的)结社一起到龙门开窟造像。
  
  
撒马尔干壁画上的唐朝使者
  
  文化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
  
  粟特也往西传播中国文化,这幅画是撒马尔干旧城发现的,一个宫殿里康国王在651年即位接待各国大使的场景。最中间画的唐朝使者,这康国王坐在前面的护卫队都是编着披发的突厥,所以突厥对粟特地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他特别把唐朝的使者放到最中间,而这个使者手里拿的东西很有意义,最靠后的人拿的蚕茧,然后是生丝,再上面两个人拿的是一捆捆的造好的丝绸。
  
  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丝绸之路非常重要,对于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贸易的方面。另一类学者否定丝绸之路,觉得丝绸之路没有那么重要。我觉得后一种观点忽略了一些典型性的史料,比如乌恰的一袋子钱就可以看出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商队,根据他们的商品可以推算出商队的规模。我觉得历史学者不能仅仅靠现存的史料来说话,而且还要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推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把丝绸之路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承担了活生生贸易的角色。其实这种观点是日本学者的。
  
  粟特人的商业血液实际上流在汉人的血液里,流在回族的血液里,流在维吾尔族的血液里面。维吾尔文就是用的粟特文,他们继承的关系更多。回族里面有那么多姓安的,姓康的,都有渊源。
  
  它是一个连接欧亚大陆的经济往来、贸易往来一条道路,特别是在史料记载的官方贸易之外的民间贸易上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这条道路是求法之路,是书籍传播之路,也是思想传播之路。
  
  
  (作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北朝考古)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大唐墓室壁画密码
  • 大唐文安县主墓志铭:书法工整 可作小楷之范本
  • 大唐河西名将张议潮:唐帝国在西域最后的辉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